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 前言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由於入手X100VI後,很多顆鏡頭都賣了....

再入手X-T50 16-50 kit後,
XF 16 F2.8 是我最後一顆考慮要不要留下的。
(或者賣掉 XF 16- 50 )

畢竟體積小,問題是焦段跟16 - 50重疊。
所以有點猶豫要不要賣掉。

但一段時間後,發現16-50比較會攜帶出門,畢竟焦段比較萬用。
但又怕比16定焦畫質差很多,就測試看看。

先來測試一下。
這些我都是連拍好幾張,避免出錯。

這篇是X-T50的開箱評測補充文之一,主文跟其他篇文章在延伸閱讀那邊。
沒太多時間測試,所以只測了畫質的比較而已。
但這是給我自己參考用的,順手分享這篇文章,如果有跟我一樣考量點的,可以稍微看一下。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 放大倍率



其實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XF 16 F2.8跟XF 16-50的16端。
二者放大倍率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在用16端的狀態下,放大倍率是差不多的。

XF 16 F2.8 的最大放大倍率是0.13倍

但是,既然XF 16-50是變焦鏡,那麼這隻的最大放大倍率就不止0.13倍。

在官網如此寫道
"望遠端最大拍攝放大倍率為0.3倍(35mm格式的最大放大倍率為0.45倍)。在整個變焦範圍內,該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可達24cm,鏡頭前端與主體的距離最近可達15cm。"

所以XF 16-50在望遠端是非常實用的0.3倍的放大倍率。
這點就遠勝過XF 16 F2.8了。

下面是16-50在50端的拍攝。
而且最好用的地方是,在近攝時,因為內變焦的緣故,鏡身長度是不變的。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 簡易畫質測試



下面開始看簡單畫質測試
(這是我自己測試看要留哪顆鏡頭的,沒有很仔細請隨便看)

這裡是屋內近景拍攝。

看看16端的F2.8跟F5.6表現得如何。 (點小圖看大圖)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先來看F2.8。看色調上沒太大問題。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中央對焦點,16-50表現的不錯。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稍微邊緣的表現也是 16-50比較好。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但如果再邊緣一點,16-50就會表現得比較弱勢一點。
16mm定焦鏡的優勢就出來。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這一張也是。

那來看看F5.6縮一點光圈後的表現好不好。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縮圖。

再來100%裁切。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中央表現維持的不錯。

看一下稍微旁邊的表現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50的表現也不錯。

往周圍看一下。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mm的看起來表現好多。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這裡的表現也是16mm表現得好一點。
但16-50縮了光圈後有好多了。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200%裁切



來看200%裁切。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靠對焦點旁的表現16-50好一點。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往旁邊一點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縮了F5.6後,感覺16-50邊緣有改善不少。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這裡也是16mm表現比較好一點。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mm表現得比較好。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 近景拍攝小結論。



再比較近距離拍攝的時候,
16mm的表現會比16-50好,除了中央對焦點外,F2.8狀況下,16mm會好不少。
縮光圈到F5.6後,16-50邊緣畫質會有不少改善

但因為16-50我在實拍的狀況下,感覺也沒那麼糟糕。
所以我拉大對焦距離來看。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 拉遠一點距離拍攝比較。



直接看裁切 (都是200%)
(這邊16-50跟16的上下順序有改變,請看標示)

這裡我設定錯誤了,X-T50畫質是2000千萬像素。
不過也看得出來成效。

以白平衡跟色調而言,我覺得16-50表現比較好。(光線變複雜狀況下)

F2.8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中央附近的窗簾,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邊緣,好像差不多。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色調上跟白平衡上,16-50表現得比較好。

F5.6的狀況。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中央附近的窗簾,看起來感覺差不多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邊緣看起來16-50並不差。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色調上跟白平衡上,16-50表現得比較好。

Fujifilm X-T50 + XF 16-50 與 XF 16 F2.8 簡易比較- 再次結論



如果不是靠得比較近的近拍,而是拉遠的風景來看,
16-50的邊緣表現也不錯,重點是白平衡跟色調都比較好。

但如果靠近一點,在F2.8的狀況下,16-50的16端中央畫質才會比較好,周圍就會變差一點。
縮點光圈會好一點,但縮光圈很多光線暗的室內會拉高ISO,這個就自己考量看看。

但綜合來看,以拍風景而言,16-50的16端的邊緣解像也不錯。
中央解像很不錯,最重要是白平衡跟色調都來頗討喜的。

而且16-50在其他焦段下,表現也不錯。
最後決定留下16-50,賣掉16mm 

因為16-50泛用性高,全焦段畫質都不錯....僅有16端近距離拍攝時需要注意周圍成像。
但輕量化跟內對焦內變焦以及有更好的對焦馬達,
還有很不錯的放大倍率。
故這支在出門旅遊都是很稱職的,可以獨立帶一隻即可出遊拍攝快要九成的照片。

但因為最大光圈只有2.8,所以夜晚會稍微吃力一點點。
除此之外,16-50這支鏡頭並沒有太多短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xian 的頭像
    Yuxian

    海邊的天藍藍 ~ Yuxian blog ~

    Yux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