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 X-M5 小型APSC 口袋微單 - 四個月使用心得。
一台可以放進口袋跟小包包的APSC 可換鏡相機。
富士 X-M5
此篇文章所有照片都是直出照片 (僅加框)
包含開箱照片都未有任何調整。都是手持拍攝。
Fujifilm X-M5 小型APSC 口袋微單 - 四個月使用心得。
一台可以放進口袋跟小包包的APSC 可換鏡相機。
富士 X-M5
此篇文章所有照片都是直出照片 (僅加框)
包含開箱照片都未有任何調整。都是手持拍攝。
[教學] 富士 X-M5 新手教學預設簡易教學。
首先必須得搭上第一篇富士保母教學先看再來看這篇。
這篇的設定是我把相機調整好後,丟給新手直接P拍。然後衝北海道只要按按快門。
就拍出讓我覺得很不錯的照片了。
而且失誤率低,跳轉後可以先看新手用我的設定拍出的直出照片後,再來閱讀我簡易的設定教學。
這篇教學不難懂,很容易就預設好。
教學自然也得要有實拍範例,此篇有搭上我自己的直出實拍照片供參考。
都是X-M5的直出實拍。
這是給新手的教學,老手可以跳過這一篇。
但是如果是第一次用富士,不妨也可以參考看看
Fujifilm 富士 X-T50 / X-M5 / X100VI 新手/進階 - 選購建議。
這一篇就來以富士時下最夯的三台相機去做購買分析。
會以新手跟老手的角度去分別做分析。
因為五代晶片出的機種夠多,所以就別再去考慮四代晶片機種了。
目前五代晶片機種有X-M5 / X-S20 / X-T50 / X-T5 / X100VI
跳轉後有更詳細的分析。
FujiFilm X100VI 銀機開箱 暨 使用五個月後心得。
使用X100VI也五個月了,這期間有更多心得,
而X100VI銀機也沒好好的開箱介紹,就邊開箱邊介紹這五個月的心得跟使用的一些設定小技巧吧。
本篇開箱機身照片都是GR3拍攝,直出照片僅縮圖
跳轉後看開箱。
開箱機身介紹都在前面,後面才會有實拍跟心得,等不及的可以下拉到後面。
開箱介紹主要還是多看一點漂亮的機身照片 (誤)
Fujifilm 富士 X-M5 中/英選單對照
因為很多人去日本買X-M5卻來不及刷成繁體中文的,可以先參照這篇的中英選單對照。
原則上就是一張英文後一張中文。
以主頁面選單為主,細項太多就不一一的拍攝了。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眼 - 一手掌握的復古外型
好不容易買到了X-M5這個精緻的口袋單眼。
外型好看,機身跟GR3差不多大小。卻擠進了中高階機種的強悍規格。
雖然沒有IBIS,但是小巧的外型讓讓人有攜帶出去的慾望。
接著從開箱來好好的簡單介紹一下富士 X-M5
Fujifilm X-M5 日本機於日本加刷中文之方法。
買富士X-M5日本機的脆友們。請務必要花5500日幣安裝中文介面,不然麻煩可大了。
因為日本購買機子只有日文跟英文介面。
因為富士選單超級複雜。請務必安裝。除非原本就習慣英文介面。
安裝中文只能在日本當地。
Fujifilm X-M5 與 X-T50 、 X100VI、GR3 外觀寫真比較照片。
純寫真比較,輕鬆欣賞照片
繼續閱讀有更多照片。(有IBIS的X-T50比沒有IBIS的R50感覺更小台耶)
Fujifilm X-M5 + XM-FL 直出實拍照片
這顆鏡頭在之前X-T50有介紹過了,優缺點那邊也說得蠻清楚了。
不妨可以去看一下。
富士設定介面-重點保母級教學
很多人對於富士又多又亂翻譯又奇怪的介面應該搞得很昏。
這邊簡單介紹一下比較重點的設定。
這是以最新的X-M5作為範例,也是會比較以入門者需要知道的設定去做教學。
如果是X-M5使用者可以先看完這篇,
再來看專屬X-M5的新手設定教學篇
RICOH GR3 跟 Fujifilm X-M5的挑選分析
這個分析是從Threads搬來的統整,是我自己寫的,但Threads有點亂。
所以統一搬來這邊彙整成一篇文章。
裡面會包含X-M5選鏡頭的原則等等。
一次比較富士五顆鏡頭 - 前言 |
(iPhone 15 pro拍攝,直出縮圖)
圖示依序是15-45 / 16 / 23
下排為27 / 18
這五顆鏡頭分別為,
XF 23mm F1.4 二代鏡(等效35mm) (公司貨 27300)
XF 16mm F2.8(等效24mm) (公司貨11800)
XF 18mm F2(等效27mm) (水貨12200)
XF 27mm F2.8 WR(等效40mm) (公司貨12800)
XC 15-45 kit(等效22-67mm) (搭機鏡,含XS20公司貨 43000)
上面總共價錢約為107100,大約十萬。
總共可以玩五顆鏡頭,以後都有可能脫手 (10/22更新:目前已經脫手剩下XF18F2了)
這裡大概就是使用的感受跟心得,
順便分享實拍照,看看這些等效廣角鏡在風景跟人像之間的構圖不同感覺。
2024/06/10新增
XF 35 F2 鏡頭實拍跟簡易心得 (等效52mm) (公司貨 12300)
XF 14 F2.8 鏡頭實拍跟簡易心得 (等效21mm) (水貨 16600)
再多加二隻鏡頭,共七隻
一年內看到有貨就直接購入,
然後扣掉之前賣掉鏡頭跟機身的錢,等於這次再貼六萬塊買入上面器材
(反正晚買沒折扣)
以富士目前的高檔價位來講,算是蠻合算了。
其次我已經知道我喜歡廣角焦段跟餅乾鏡,這些也都是我會常用的鏡頭。
這篇文章的所有實拍照片都是直出。
(縮圖部分會標註拍攝相機,直出縮圖簽名)
有時候真想知道這五顆鏡頭到底什麼時候帶出門比較好,所以這是我私人比較的一篇。
這不是一個嚴謹的比較,也沒架設腳架,所以想看的可以看,覺得不嚴謹的就不用看。
Fujifilm X-T50 + XF 16-50 KIT組簡易開箱心得- 前言 |
此文開箱照片皆為X100VI拍攝。僅縮圖銳化。
果然跟我期待的一樣,X100VI很適合拍開箱照片。
(所以也可以參考X100VI的寫真能力)
這次採取拆開多篇撰寫,寫起來比較輕鬆也比較好整理。
不然一整串很長的文章非常難以排版 XD
所以這次X-T50的介紹就拆成數篇了,包含大家想看的XF 16-50 素質如何我都有做簡單測試。
(其實我是測給自己看的,沒有太嚴謹但可以獲得我想要的結果,因為我必需決定自己鏡頭的去留)
[評測] FUJIFILM X100VI - 黑色開箱心得 - 前言 |
(感謝XS20協同拍攝)(本篇所有縮圖照都是各相機直出色調)
這篇是黑機的開箱,如果要看銀機開箱請看另外一篇喔
FujiFilm X100VI 銀機開箱 暨 使用五個月後心得。
其實,我不會推薦攝影新手或者習慣淺景深拍人像的資深用戶購買X100VI,
主要原因這是一台等效定焦35mm焦段,
拍攝上沒有超廣的張力,也沒長焦的景深壓縮,
非常考驗使用者的構圖功力。
如果構圖功力稍微差一點,35mm很容易拍的很普通且難看的照片。
所以購買X100VI之前,要先確認自己是否駕馭的了等效35mm焦段。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焦段,但卻不是那麼容易駕馭的焦段。
不管我這篇拍攝出來的照片讓你看了有多喜愛,但我仍不推薦入門者使用等效35mm定焦焦段。
對於不善於構圖的使用者而言,等效35mm將會拍攝的十分痛苦。
撇除掉鏡頭焦段後,
談到直出發色,富士倒是獨一檔,拍好就可以分享,回家看照片即可。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生活隨拍,就不要錯過富士。
把修圖浪費掉的時間,拿來多看幾本書等,多陪陪家人,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人生不該浪費在修圖上面。
會想來看富士文章,多半也是想要省掉修圖的時間。
我這邊都是直出Jpeg色調,都是極有參考價值的。
本篇範例都是直出色調之發色表現,可以給最原始的參考。
包含所有縮圖都是各相機的直出色調。
Fujifilm 富士 X-M5自拍握法
各位入手X-M5的富家子弟/千金們…
對於自拍上如果有點不知道怎麼握的,這邊給一個參考。
因為富士 fujifilm X-M5 太小台了,握把也不深,
跳轉後看圖操作。
富士X-M5 拍攝 2025年 - 平菁街櫻花 (雨天)
這張是X100VI拍攝,文末會補上一些X100VI拍攝的櫻花照片。
這裡都是X-M5搭XF16-50這顆不錯的好鏡頭。
色調討喜,而且防滴防塵,在下雨天拍攝櫻花就比較不用擔心了。
Fujifilm 富士 X100VI 銀色 跟 X100VI 黑色 實機對照
現在的X100VI價格可比去年甜多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選擇銀機跟黑機。
這邊來二台實機,讓有需求的人去看照片做挑選。
如果要看開箱心得
銀機的可以看銀機
FujiFilm X100VI 銀機開箱 暨 使用五個月後心得。
黑機的可以看黑機
FUJIFILM X100VI 詳細評測心得 - 富士直出即美照。(黑機)
還會跟目前比較夯的X-M5以及比較新的X-T50做大小對照,
方便大家在選擇富士時有更直覺的參考。
跳轉後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