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iPhone 16 Pro 攝影風格の直出實拍 之大評測心得 |分享及簡介 |
這裡把一些開箱照片拿掉,只針對新的相機系統做整理。文章會比較洗鍊。
文章重新排版並增加不少內容且精簡掉不重要的開箱照片。
目前我已經把富士NC攝影風格設定拿來拍攝開箱文了,非常好用。
我有調整好三組風格。
一組是萬用風格,拍攝討喜自然,人像優秀。
一組是富士NC風格,忘了帶富士出門時可以用,也會用來拍開箱。
另外一組是萊卡風格,比較冷調,別有風味。
已經分享在其他篇。
[評測] iPhone 16 Pro 攝影風格の直出實拍 之大評測心得 |分享及簡介 |
這裡把一些開箱照片拿掉,只針對新的相機系統做整理。文章會比較洗鍊。
文章重新排版並增加不少內容且精簡掉不重要的開箱照片。
目前我已經把富士NC攝影風格設定拿來拍攝開箱文了,非常好用。
我有調整好三組風格。
一組是萬用風格,拍攝討喜自然,人像優秀。
一組是富士NC風格,忘了帶富士出門時可以用,也會用來拍開箱。
另外一組是萊卡風格,比較冷調,別有風味。
已經分享在其他篇。
[評測] iPhone 16 pro - 開箱 |
免不了的開箱環節,大家都開到爛了,而且其實變化不大,
但文章缺少了開箱,好像缺少了什麼一樣。
主要直出實拍會放在文末
跟15 pro的外盒比較
稍扁一點
[分享] 日本五日行,iPhone 15 pro拍攝心得 -前言 |
本來想寫篇綜合文章,
但是我覺得拆開此次出門的三台相機分別在三個分區撰寫心得比較好。
此次文章是一次動筆三篇文章,所以發文時應該會同時有三篇心得文產生。
這次帶去日本的相機有
富士 X-S20 ,鏡頭帶了最輕便的18mm F2跟16mm F2.8
還有Ricoh GR3,以及iPhone 15 pro。
以拍攝量而言,iPhone 15 pro拍攝最多 ,其次是GR3,最後是X-S20
不得不說,iPhone 15 pro真的是旅遊好搭當。
從微距到13超廣,從24/28/35到70,一隻iPhone就可以辦到。
(此篇都是直出照片)
[心得] iPhone 15 pro 內建濾鏡 簡單實拍心得 -前言 |
在過去iPhone 12 pro - iPhone 14 pro所分享的照片都是直出。
這次決定用內建濾鏡看看可以弄出什麼照片,
是不是能夠跟富士軟片模擬或者GR 3的濾鏡風格相提並論呢 ?
很多時候iPhone 15 pro已經會很逼近APS-C的畫質,
並不是iPhone 15 pro的感光元件有多強,
而是計算攝影在拍攝時就用各種傳統攝影手法在拍攝短時間內取得大量細節,
影像晶片就會將細節以疊加曝光方式呈現。
這才會讓iPhone在各種情境下,畫質都遠超感光元件的極限。
也是因為這些單眼廠商的感光元件都是舊款的,影像晶片也是舊款的,
在夜景或者高ISO下,手持上已經沒有太大優勢。
而在動態範圍大的場景下,傳統相機自動測光系統所能記錄到的動態範圍,
跟我們實際想要的動態範圍有所落差。都要靠很詭異的向左或者向右曝光再來放進電腦一張一張修圖。
要提高畫質,只能架設腳架維持同一畫面,然後不同設定的拍攝去取得不同曝光值的細節,
然後回電腦合成。
這並不是我們想要追求的事情。這太慢了,也太浪費時間了。
所以手機變成最簡單方便的攝影工具。
但這些傳統相機都有一個大優點,就是濾鏡都非常好看,
不管高動態跟畫質下,拍攝的照片風格就是很不錯。
iPhone一直有內建濾鏡,如果光靠內建的濾鏡,是否可以也有不錯的感覺呢 ?
這次就不採取直出,而是套用iPhone預設濾鏡試拍看看。
其實操作的濾鏡很簡單,主要還是要用人像模式為主。
人像模式就會有模擬的打光,加上濾鏡會更有感覺。
這裡直接下結論了,基本上只要善用濾鏡,還是可以製造不同原本照片的氛圍。
這跟富士或者GR3套用濾鏡是一樣的意思。
而在iPhone套用濾鏡,都是可以復原到原本狀態的,就算不是拍ProRAW都不影響。
這跟富士或GR3為在直出Jpeg狀態下套用濾鏡是破壞性不可復原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iPhone這個套用濾鏡優勢就很大了,可以套用後分享出去,但自己仍然可以復原到原本狀態。
濾鏡套用也很簡單,甚至拍攝時跟富士或者GR3一樣,可以預設一個濾鏡拍攝全程。
當然,這都可以事後去做復原或再次更換濾鏡使用的。因為內部真正照片原檔並沒有被濾鏡影響到。
所以此篇分享的所有套用濾鏡照片,我都還是可以去做還原到原本沒有套用濾鏡狀態的。
[iPhone 15 pro 藍色鈦金屬開箱小心得 -前言 |
15pro 跟 14pro
看不出來對不對,部分光線下,14 pro紫跟15 pro藍,分不太清楚.
其實藍鈦都有貨,我在各家門市都看到有現貨.
不知道為什麼藍鈦被嫌棄成這樣,總之我還蠻喜歡的.
這篇會做比較粗淺的心得,我現在也沒太多時間可以跟以前一樣寫詳細評測跟分析.
會隨時有心得會補上,但會以文字補充為主.
但會很簡潔有力,直接結論。不拖泥帶水.
當然有問題都可以詢問,在我14 Pro還沒脫手前,有辦法測試的有空我都會幫忙.
當然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就輕鬆了。
這篇開箱就不用再補充什麼測試下去了。
此篇測試光達會用紅外線相機拍攝~
溫度會用熱影像拍攝,相信專業度也不會輸給那些大評測太多。
去年14 pro沒時間寫什麼評測跟開箱,今年15 pro大約可以粗淺寫個這篇開箱.
有些人覺得比較很費事。
想無腦買的可以跳過這篇比較不用理會。
直接預購就對了。
很多人對於iphone14的差不太理解,
同樣都是A15的核心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
在14發表會之前
iPhone13 pro 128的通訊行價錢只有28500
跟目前的iPhone 14 128的售價27900
只有差距600元
也因為iphone13 pro的市場價已經屬於比較甜蜜,
這裡說明該選iphone13 pro而非iphone14的理由
1、iphone13 pro多一顆望遠鏡頭、超廣角鏡可以對焦可以微距拍攝,14的超廣角沒對焦就算了
,光圈還更小,夜拍更慘。
iphone13pro可以15倍變焦、iphone14只能5倍變焦
2、iphone13pro 的螢幕有自適應刷新跟120Hz的更新率。
所以iphone13 pro比iphone14有更長的使用時間。
網路串流影音播放時間iphone14少了iphone13 pro 多達四個小時的觀影時間。
3、iphone13 pro是更耐摔跟抗彎曲的不鏽鋼機身,14只是鋁殼。
4、iphone14沒有夜間人像模式(哈哈哈)
5、iphone14沒有pro raw
6、iphone14的閃光燈不支援慢速同步(iphone13pro閃光燈支援慢速同步)
7、iphone14的錄影不支援prores
8、iphone14不支援光達,代表沒有更好的對焦系統跟夜間對焦會比較慢。
所以沒有好用的光達數位尺。
以及沒有光達補助的人像景深系統。
雖然Pro比較貴
但是多了以下的優點
花了更多的錢除了動態島/ProRAW/AOD外,還有可以近拍微距跟遠距,以及更好畫質的超廣角,
並且有高刷120Hz可以用,還有對夜間對焦速度很有幫助的光達,人像模式也可以支援夜間模式,
也有變焦的閃光燈可以做補光,並且還是新一代的CPU A16以及更快的LPDDR5,
並且還有在大太陽底下清晰可辨的2000尼特高亮螢幕...Pro Max還有更長的使用時間。
至於iPhone14 plus則不推薦購買,至今已經賣的比同期的13Mini還差...
差一點點錢就可以直接轉買14 pro max
因為14 plus的重量雖然比較輕,但其實也沒多輕,真正在乎手感的是手機大小的差異
重量多半拿久了就習慣了....
在乎手感的就改買14 pro
蘋果目前已經暫時停產14 plus..因為供過於求
未來是否恢復生產還尚未知,除非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不然完全不建議購買14 plus
iPhone 13 pro max 藍 (超多圖開箱) vs iPhone12 pro max
這邊只是簡易開箱,完全沒有任何評測 XDDD
算是第一時間給大家比較詳盡的開箱...
覺得不錯加個分給個鼓勵喔..感恩
先給一個說明...
要買天峰藍的...請一定要先去賣場看過顏色....
這次的新色真心覺得不怎麼好看(個人看法)
為了避免雷到自己.所以請務必現場確認顏色
來的空運盒很薄,我覺得很環保...
這樣不僅紙用量變少,還能減少運輸空間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下) - ProRAW - 前言 |
#動動手指加分 XD 這邊討點小分數吧
ProRAW是我多寫的一個項目~照理說上二篇就應該結尾了
所以,喜歡的還是幫忙加個分,對我而言有鼓勵作用.
這是我最後一篇為iPhone寫的大評測文,未來不會再有,
我相信也不會有任何人會像我這樣把一隻手機光相機部分測得如此仔細,
如果有空可以把這三大篇看完^_^
相信會有不少幫助
ProRAW就我用起來沒那麼神奇但也沒有不好用...
基本上對我而言就是保留更多可微調的地方但又不破壞畫質...
這篇就我的了解去論述ProRAW..
內容有誤都可以回文討論,我都會另外再去找資料看看我是否有誤解的地方.
不過文章內容會大量跟富士X70 APS-C相機的RAW檔比較...
上傳的原圖會是用同一套軟體轉出PNG檔案~
但比較的4合1照片200%裁切都是RAW檔直接下去比的..
前言就是還沒看過前二篇的有空可以補完
[評測]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 (上) - 比較&說明篇(1)
內容為:
開箱
一些小規格
評論相機前言
耀光說明
錄影
與iPhone11 pro max比較
近拍 & QRcode & 放大倍率
超廣角
廣角 & 夜拍 & IBIS 簡易說明
夜拍比較
[評測]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 (中) - 比較&說明篇(2)
內容為
自拍相機
白平衡 & 色彩還原
光達 & 人像模式
景深模擬 室內 & 白天日景
景深模擬 人像
景深模擬 夜景
優缺點
總結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中) - 比較&說明篇(2) |
下面為中篇錨點
白平衡 & 色彩還原
自拍相機
光達 & 人像模式
景深模擬 室內 & 日景
景深模擬 人像
景深模擬 夜景
優缺點
總結
中篇開始先說一些小心得
因為也上手了一段時間了~
我覺得很多人開箱說過的,或者是我覺得之前開箱就提到的就不用多說~
耗電量是比iPhone11 Pro Max差的,本來一天一充變成一天二充.
臉部的辨識速度感覺是一樣的,螢幕觀感大了一點~
單手手持上操作沒有太大問題,但會有更大更沉的感覺~
(我拿大手機習慣了)
操作速度平時操作沒什麼差異,但還是有快那麼一點點~
聲音頗大聲的,但相比前一代會比較偏尖銳一點~
但環繞感又加重不少,而且高音的細膩度似乎是比較夠的,
這部分會上影片讓大家試聽
另外我沒申辦5G.但以4G而言,收訊比起過去機種好.
多次測速下來,網路速度也是11 pro max的一倍以上...
本來收不到訊號上網的地方,突然可以上網了,這是很有感的差別.
至於螢幕我沒遇到什麼問題,暗光SDR播放全黑螢幕會透亮我也有遇到,
但我一旋轉螢幕就消失了恢復全黑.所以估計是軟體問題,也就不在意了,
況且平常使用根本沒因此而被干擾~
另外一點關於螢幕色調的正確性,其實偏黃什麼的說法都是沒有太大根據的~
因為如果你跟一台色溫本來就偏冷的螢幕相比就是偏黃...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要比的話,跟一台有校色過的螢幕相比不就好了?
剛好我的Macbook Pro的螢幕才剛校色完成,就來播放同一張照片做對比~
色調是頗一致的
這樣子比較快速又正確...
iPhone12 pro max的螢幕色調非常正確.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上) - 比較&說明篇(1) |
其實這是去年寫好的文章~ 這邊我直接坦言,
寫評測文對我而言沒什麼幫助,純粹興趣而已 ~
而且也會是我最後一次寫iPhone大評測文,以後不會有了~
如果覺得評測對您有幫助..加分就是給我一點小鼓勵囉
這個評測雖然以相機為主,但文章非常的長..所以分成數篇不同主題~
如果有心要賞文,建議找個一個小時的空擋來看本篇多篇不同主題測試.
文章龐大為了方便閱讀喜愛主題,增設錨點
開箱
一些小規格
評論相機前言
耀光說明
錄影
與iPhone11 pro max比較
近拍 & QRcode & 放大倍率
超廣角
廣角 & 夜拍 & IBIS 簡易說明
夜拍比較
[雜談] 關於iPhone11 Pro Max之耀光/鬼影/光斑/反光 探討 (對比S10E)‧ [前言] |
怕開箱文太大篇,
所以獨立文章來提這一塊
原本開箱評測在下面連結,
iPhone 11 Pro Max 相機對比S10E / RX100M7開箱評測
這一篇評測我做全面的跟三星S10E以及SONY RX100M7做全方面的測試~
比較項目有
1、室內手持夜景
2、室內腳架夜景
3、室外手持夜景
4、室外腳架夜景
5、逆光場景
6、Deep Fusion
看完這篇有更多興趣看跟目前一吋感光元件DC比較照片的,
可以來看~
~~正文開始~~
最近因為一位一直找話題拍影片的youtuber真被他找到話題了~
也就是iPhone11 Pro系列拍到的曜光現象~
然後記者以及對手支持的網民就群起攻擊,接著蘋果使用者也覺得困擾~
這曜光煩不煩人?
是我的話就蠻喜歡的,因為善加利用可以拿來充當一點構圖風味~
我盡量用白話一點去解釋
先撇開構圖不談,
首先先來談談耀光,
在照片呈現的就是會隨著畫面移動而跑的亮點/光暈/光影反射等等~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般鏡頭是由很多鏡片組合而成的,
不管如何,
鏡片有好有壞,組成有複雜有簡單,上面有上鍍膜與否~
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讓光線如眼睛所見的清晰進入~
但事與願違,經過一連串的鏡片後,光線會折損也會有各種不同的路線~
其中反光就是一個路線~
我們看透明玻璃時,有時候會看到自己反射的影子,
所以感光元件透過一堆玻璃看到的就有可能會看到反光~
所以玻璃越多,構造越複雜,那麼就越有可能看到反光
也就是拍到所謂的耀光
Flare耀光又稱炫光,
俗稱鬼影,鬼影是光斑的一種。
小改款的著重相機的 iPhone 11 Pro Max 開箱簡評‧ [前言] |
說真的,這次換機算是衝動了~
因為其實不換機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既然換機了,就來小簡評一下吧
前言就是別衝動~不然荷包會瘦得很快~
但大家應該都是衝動派的吧...
此次終結心得就是
1、電量持久
2、夜景模式
3、Deep Fusion
4、13mm超廣角
有上述需求的,換不會後悔。
接著詳細內容請慢慢看下去吧,
文章更新內容十分龐大喔
文章會隨時補充,更新日誌會更新在下面
本篇會著重於手上拍攝器材拍攝效果比較
比較對象有三星S10E
還有Sony RX100M7
都是直接實拍做100%裁切放大下去看
Deep Fusion還會加入富士X-T30+kit的比較喔。
持續追蹤本文會越來越豐富喔
比較項目有
1、室內手持夜景
2、室內腳架夜景
3、室外手持夜景
4、室外腳架夜景
5、逆光場景
==========
更新日誌
0923晚上 新增錄影跑步防震測試 (對比S10E)
0923晚上 新增iPhone11 Pro/S10E/M7戶外架腳架拍攝夜景測試
0924凌晨 新增戶外手持夜景及人像測試 (對比S10E / RX100M7)
0926補充耀光說明
0926新增實拍
0928新增逆光對比(S10E&M7)
0929新增各種人像S10E&M7對比 (順光人像/逆光人像/夜景人像/夜景人像淺景深/黃昏人像)
1011新增測試版Deep Fusion對比 (對比SONY RX100M7 / 富士 X-T30
1022新增測試13.2 beta3版本的Deep Fusion (對比RX100M7)
1025新增測試13.2 beta4版本的Deep Fusion及夜景模式
1028新增測試13.2版本的Deep Fusion (對比RX100M7)
可能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了,
這邊就拿三隻手機來比較
iPhoneX iOS13
iPhoneXs Max iOS12
Samsung S10E
我想大家都清楚iPhone XS Max的相機模組會比iPhoneX的好~
所以這樣比較試看看iOS13的iPhoneX對上iOS12的iPhoneXs Max會改變多少
Samsung S10E因為有夜景模式,
所以抓來對比看看如果夜景模式下會有多大幫助~
我不知道iPhone11的夜景模式會有多強悍...
但還沒到手之前就先來看看S10E的夜景表現。
這裡額外一提的是..S10E是我原本就有的手機,
但不是安卓陣營裡面夜拍好的手機
都是原圖可以直接點下去放大來看
這種光線的對焦
二隻iPhone都勉強對到的程度的微弱光線~~
前言
這邊會比較偏實用的心得,沒有太多廢話,
就是實際使用心得比較~~讓您一次看完就知道怎麼選擇~~
以今年三款iPhone而言
我真心覺得iPhoneXr才是最值得購買的一款
本來我是想買藍色的~~(殘念)
總之~~這邊廢話不多說,直接往下看~~
這隻手機10/26中午過後才收到的~~(跪)
文章寫得很趕,如有錯字請見諒
剛把Macbook Pro升上10.14變成黑暗模式....
感覺就是一個開心,注音打字也不卡字了,寫一篇測試文~~
A12在AI上面加強,所以人像景深方面有所提升效果
焦外散景更美外,精確度也更增加。
因為開賣隔天我就到燦坤把玩拍攝人像,
發現多張下來邊緣人像邊緣有些處理的很詭異,
人像不方便po上用截圖邊緣說明
所以才又另外找時間補拍上面那麼多照片測試
iPhoneX ‧ [前言] |
09/16更新全部內容部分心得.標題更正為使用九個月
這篇其實早在去年就發布過了
但當初還沒深入使用,寫的比較膚淺一點
加上youtube也支援iPhoneX顯示HDR了,所以拿掉了這些比較
這篇會是一個用了幾個月來的綜合心得
最後總整理後再行po上
省略掉大家看膩的開箱,以心得為主
首先是實拍照再來看一次
目前Xs/Xs MAX預購...Xr下個月開賣
而X停產了...
似乎反而因為A11 CPU太強所以很多人繼續買X
但這些都不用管..
因為預算考量並不是分享文該思考的事情 XDDD
文章內容已經部分補上Xs/ Xs MAX /Xr的感想
並在結尾做一個簡單的心得
iPhoneX ‧ [前言] |
買了iPhone8 Plus很滿意後寫了一篇開箱文
其實就是我的主力機了
在iPhoneX逐漸寄到各位手上後,參與討論之時,也很有興趣測試看看
況且目前也缺一隻iPhone備機,雖然Android也可以當備機,但因為iOS用久了
很多APP都是iOS專用,如果備機是iOS就好了,我也不希望備用機太大隻
所以之前的手機都是賣掉的,直到iPhoneX上市了,那麼備機就有底了
如果說iPhone8 Plus是集四年才完成度最高的機子
那麼十週年的iPhoneX就是10年後蘋果端出的產品
畢竟老賈也過世了許久,所以蘋果開始妥協了許多事情
不管是軟體還是硬體,亦或是設計
包含妥協後的瀏海~~~這個充滿著未來科技技術所在
額外一提的是,這篇開箱文是第二篇我用Macbook Pro獨立作業寫出來的
以往我都用windows寫開箱文
文章寫起來繁瑣跟花費時間多
如果喜歡請多給加分鼓勵
另有時間會補上更多實拍以及內容
iPhone8 Plus ‧ [前言] |
這篇文花了我很多心力在寫
而不僅有簡單的開箱照片,
希望給版友的不是一個很簡單的開箱照片而已
而是一個詳細的使用感受
您的給分是一個鼓勵,謝謝
四年來,從iPhone6到iPhone6s一直到iPhone7
現在出現了iPhone8
雖然細節跟架構都有改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那九成像的外觀
第四年,我們總算看到了一隻完成度最高的iPhone8 plus
不管是外觀還是內在,都是完成度最高的
(從iPhone5s發表後開始研發iPhone6算起...大約4年)
這邊沒有高深的術語,由圖說故事
但如果想退貨想微調請自便,就直接忽略我所說的吧
一買來的螢幕色準都不見得準確 (當然有的IPS面版本身就調校不錯)
我簡單由MACBOOK AIR來說明吧
其實說色彩準不準其實用眼睛判定都不準
就由校色器來處理吧
MACBOOK AIR其實螢幕色溫奇差無比
所以一買來我就來用硬體校正
三天的預購,在四十五分鐘內額滿了~~~
因為升級到iOS7的iPhone4s實在很卡頓,所以這次變得很急著想換手機
頭一次搶中華的預約~
為什麼大家都要搶中華,因為這些限購名單絕對可以第一時間拿到貨
其次就是神腦保固不囉嗦~~光這兩點就夠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