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obook A5 義式/手沖 磨豆機 詳介 及手沖及義式跟拿鐵 心得 (對比M47)
為了逐漸懶惰做濃縮的現在,還是入手了電動磨豆機。
挑選好攜帶跟好置放又可以磨淺焙豆的一台機器。
就是Femobook A5。
其實一直在A4、A4Z等幾台猶豫。
最後聽取店員建議選擇了A5。繼續閱讀後詳細介紹。
(這篇文章採取iPhone 16 pro 拍攝後直接縮圖,用手機撰寫而成)
可以順便看看iPhone 16p pro的直出色調
Femobook A5 義式/手沖 磨豆機 詳介 及手沖及義式跟拿鐵 心得 (對比M47)
為了逐漸懶惰做濃縮的現在,還是入手了電動磨豆機。
挑選好攜帶跟好置放又可以磨淺焙豆的一台機器。
就是Femobook A5。
其實一直在A4、A4Z等幾台猶豫。
最後聽取店員建議選擇了A5。繼續閱讀後詳細介紹。
(這篇文章採取iPhone 16 pro 拍攝後直接縮圖,用手機撰寫而成)
可以順便看看iPhone 16p pro的直出色調
正晃行攜帶式電動磨豆機 - 義式淺焙測試。
你們以為我在炫耀丹丹漢堡的隱藏版公仔,其實就是 XD
回到正題,這個我測試好幾把了,所以還蠻穩的,就分享了。
簡單做個小更動零件的正晃行磨豆機是可以很順利磨好淺焙義式的。
1Zpresso X-PRO 手搖磨豆機 開箱心得 - 前言 |
我必需先說明,我手上這隻這個版本已經買不到了。
因為X-Pro有更改過刀盤,口感上是不一樣的。
(這篇是保留文,就不會刪了)
現在可以買到的X-Pro是新刀盤。
非我這隻的舊刀盤。
新刀盤口感我隨後X-Ultra開箱會寫到,此隻是舊版刀盤。
這隻是我為了擺在老家使用而購入的,但意外的C/P超級高。
縱使價格便宜,但在我內心中這隻的地位跟好感度都是爆表的。 XDD
此隻磨豆機二千多塊毫無對手可言。
手磨風味偏向C40,解析層次都不錯。
意式磨起來又順手,調整刻度又細緻。(一格0.0125mm,總共360格)
而且好握好帶歸零方便。
可惜舊刀盤已經沒賣了,新刀盤口感就不一樣了。
此機為自費購入,文章不得轉載。
1Zpresso X Ultra 手搖磨豆機 開箱心得 - 前言 |
其實這隻我收到第二隻了,原因很簡單
首批預購的時候1Z的刀盤廠商做出來的刀盤會掉屑。
1Z主動全面召回更換,而且服務到位,
這種負責的態度真的很讓人滿意了。
但X-Ultra我對他的滿意度並沒有舊版X-Pro高,不過也算是不錯的手磨了。
這是我第三隻1Z的磨豆機了。
機子為自費購買,文章不得轉載。
德國 Comandante C40 MK4 頂級手搖磨豆機 開箱心得 - 前言 |
我都覺得我可以開玩小型的手磨大亂鬥了...
還是不要好了。但其實磨豆機的特性我都寫得很明白了,畢竟都是長期使用的。
喜歡的參考磨豆機口感走向即可。
為什麼我這麼愛手磨,除了不佔空間外就可以可以帶來帶去,
而且每隻手磨都有不同口感。
並且磨起豆子來十分有儀式感,我喜歡手磨的感覺。對於機磨興趣就不高了。
在豆子不變、手沖方法不變條件之下,光是手磨就可以有不同風味了,我覺得十分划算。
而且手磨基本上用不壞,好好的用都可以用上非常久。
就算不想用了轉賣,基本上價錢都虧不了太多的。
所以我愛手磨甚過於機磨。
當然手磨的天花板,C40也要來一隻啦..... (上面藉口都寫完了)
這些磨豆機都是我長期使用後的心得,絕對不是剛買來就下結論了。
機子為自費購買,本文不得轉載。
德國 Comandante X25 Trailmaster 旅行可攜手搖磨豆機 開箱心得 - 前言 |
在手沖器材裡面,花錢在手磨上算是最划算的。
X25是號稱手磨天花板C40的旅行輕量化版本。
於是Comandante X25就入手了。
有蓋子可以簡易防水,放入的豆子可以維持乾燥。
外殼是另外開發的QTP材質,耐摔耐用。
可容納25克豆量,與C40刀盤幾乎相同..但仍有小差異。
此產品為自費購入,本文禁止任何轉載。
1Zpresso K-Max 磨豆機 - 開箱心得 - 前言 |
1Z這家台灣廠商我是蠻喜歡的,因為磨豆機做的優秀,而也賣自己人賣的不貴。
相信也是很多入門者的優先選擇。
而本身1Z的服務也非常不錯,這都是會選擇1Z的主因。
手上也不少隻1Z磨豆機,先來挑Kmax介紹~
在1Z上這是一款可以手沖跟意式的中高階機種,磨豆效率蠻高的。
器材為自費購入,文章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