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眼 - 一手掌握的復古外型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好不容易買到了X-M5這個精緻的口袋單眼。

外型好看,機身跟GR3差不多大小。卻擠進了中高階機種的強悍規格。

雖然沒有IBIS,但是小巧的外型讓讓人有攜帶出去的慾望。

接著從開箱來好好的簡單介紹一下富士 X-M5

延伸閱讀

直出實拍 (想看實拍照的在以下三篇喔,分別搭上不同鏡頭的實拍)

Fujifilm X-M5 + XM-FL 直出實拍照片

Fujifilm X-M5 + 15-45 kit 直出實拍

Fujifilm X-M5 + XF18mm F2 直出實拍

 

也有跟GR3的比較分析

RICOH GR3 跟 Fujifilm X-M5的挑選分析

 

然後有富士保母級的教學設定

富士設定介面-重點保母級教學

 

我連新手教學都寫好了。新手不要怕不會用。

[教學] 富士 X-M5 新手教學預設簡易教學。

 

也可以參考錯誤百出的富士翻譯。

關於富士相機亂七八糟的翻譯

 

握法教學

Fujifilm 富士 X-M5自拍握法

 

以及富士2600萬像素跟4000萬像素的畫質比較

雖然是X-S20跟X100VI,但X-M5是用跟X-20同張感光元件。

而X-T50是用跟X100VI同感光元件。所以可以參考比較看看差距。

FUJIFILM X100VI 詳細評測 - 畫質對比測試篇。(黑機)

如果要看X100VI銀機的開箱心得,則是寫在另外一篇

FujiFilm X100VI 銀機開箱 暨 使用五個月後心得。(銀機)

這裡就不重複比較畫質了 ,這個寫起來比較繁雜一點。

 

如果要看機身比較大小的照片,可以先看這邊。

Fujifilm X-M5 與 X-T50 、 X100VI、GR3 外觀寫真比較照片。

 

實 拍

上面的連結有提供Flickr原圖直出的實拍,

這邊為了節省BLOG的相簿容量所以縮圖。

這是直出但縮圖的實拍,僅加框。

直出色調。先讓各位先享受一下富士的色調再來看簡評心得。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 箱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外盒這次不是黑色包裝,而是普通紙盒的樣子。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近期的富士包裝都有大,也比較不好收納。

買多一點家裡都會是富士的紙箱佔據。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有時候我都覺得有點過度包裝,這是鏡頭的包裝。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全部配件如上,很簡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主機就巴掌大,實際大小真的很可愛,但很精緻。

規   格

接下來規格介紹,十分強悍。

(APS-C) X-Trans CMOS 4 搭載原色濾鏡 2610 萬畫素

智慧混合自動對焦(TTL對比度自動對焦/TTL相位偵測自動對焦)

超音波振動除塵,三麥克風收音,可支援散熱風扇,可外接麥克風(接口位置很棒)

X-Processor 5影像處理晶片。

ISO160~12800

實體快門。支援閃燈同步。TTL 256 區測光

-5.0EV~+5.0EV 1/3EV 階

電子影像防震(僅限影片拍攝)

IS模式強化(僅限影片拍攝)

機械快門 30秒 至 1/4000秒

電子快門 30秒 至 1/32000秒

B快門  長達 60分

S/M 模式 15分 至 1/32000秒

電子快門 約 30fps (1.25倍裁切)

機械快門 約. 20fps (1.25倍裁切)

包圍曝光/多重曝光/HDR 模式/

6.2K(3:2) 29.97p  (最高200Mbps) 

Open gate 模式下,可錄製最高6.2K 30P 4:2:2 10-bit 格式

DCI4K(17:9) 59.94p (最高200Mbps)

Full HD(17:9) 高速錄製. 240p (200Mbps)

動態範圍設定 自動 / 100% / 200% / 400%

白平衡 (自動/白色優先/環境優先/2500K~10000K)

Wifi WPA/WPA2 mixed 模式, WPA3

藍牙版本. 4.2 

包括電池和記憶卡 約. 355克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這價位支援實體快門,好評。

 

機身  介紹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小巧機身的功能鍵並沒有省略。三轉盤加上一個前滾輪跟五向軸

功能鍵多達七個。很難想像在一台小機身擠進那麼多。

 

拿Canon R50對比就知道,X-M5擠了多少東西進去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相較於R50,X-M5的實體轉盤跟按鍵多到驚人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這裡有五向鍵,我覺得蠻好用的。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前轉盤比較容易誤觸,但可自訂到四層功能。

快門鍵可以上快門增高裝飾,可裝但不建議裝,因為可能會更容易損壞快門。

旁邊的錄影鍵可以自訂。

正面有對焦輔助燈。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Q鍵的按鈕有點彆扭

後滾輪的鬆緊度剛好,不容易誤觸。

傳統的APSM轉盤。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最左邊有Drive鍵

播放鍵跟AEL鍵都具備。

可以看到很明顯的麥克風接孔,方便外接麥克風。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最左邊有非常特別的軟片模擬轉盤,就是用了會上癮的東西。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其他接孔在這邊,耳機孔、HDMI跟USB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雖然電池小顆,但其實已經占據機身很大一部分了,可見機身有多小。

 

外接閃光燈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X-M因為機身迷你,所以沒有內建閃光燈。

是外接閃光燈。

不過很幸運地可以搭配原廠的EF-X8使用,而且支援TTL (這超棒)

1290元的訂價很便宜,GN8,但可以拉得夠高,

可以避開比較長的鏡頭才不會有陰影。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就像這樣拉高,吃的是內建電池的電源。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攜帶上也不成問題。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接上閃燈後,TTL就正式支援了。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平常沒用到閃燈,還可以找一個漂亮的熱靴蓋放上去裝飾。

 

外接遙控器

下面這個遙控棒

JJC BTR-F1這個富士用的無線藍芽控制器。


可以用在X-T50跟X100VI上沒問題。
但是無法用在X-M5上。

雖然官方影片秀出可連線X-M5。
但試到現在我還沒成功過。

X-M5用戶要購買時需注意這點。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關於富士選單

 

由於富士選單很複雜,建議一定要安裝中文系統,如果買的是日本機器的話。

目前只有大板跟東京可以花5500日幣安裝中文系統。一次只能選一樣,記得選繁體中文。

Fujifilm X-M5 日本機於日本加刷中文 之方法教學

如果來不及刷成繁體中文機的。

我這邊特別拍了X-M5的中英選單對照圖,供日本限定機的購買者參考。

Fujifilm 富士 X-M5 中/英選單對照

 

其他簡單選單設置可以參考之前文章

富士設定介面-重點保母級教學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例如都是柔膚功能,X100VI跟X-M5的命名就不一樣。

一個叫光滑肌膚效果,一個叫人像增強等級。

 

 

X-M5裝配不同鏡頭照片。

 

搭配XM-FL這顆鏡頭的樣子大小會跟GR3差不多大。

Fujifilm X-M5 + XM-FL 直出實拍照片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這是搭配KIT 15-45的樣子

Fujifilm X-M5 + 15-45 kit 直出實拍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這是搭配XF18mm F2的照片

Fujifilm X-M5 + XF18mm F2 直出實拍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最後是搭配16-50的照片。

因為這顆鏡頭搭配X-T50比較合適,有限時間裡面我就沒實拍這顆鏡頭了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但這顆鏡頭輕巧而且內變焦內對焦的防塵防滴鏡頭,有機會入手還是可以入手的。

 

包 包

我是買非常便宜的包包掛在胸前,方便隨時取用拍照。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富士X-M5嚴格來說並非X-M1的後續機種。


當初的X-M1是被軟硬體嚴重閹割的。

對比當初的X-E1跟同年發表的X-E2,X-M1的軟片模擬縮水到只有四種。
但X-E1卻足足有十種軟片模擬。


再者X-M1的硬體功能鍵也是有所縮水的。
例如中高階機有的AE-L跟AF-L這顆鍵,在當時的X-M1是被拔除掉的。
也就是說X-M1才是富士當年的入門機,軟硬體是被特意縮減的。
而並非體積小巧才被縮水的。

但是今天X-M5完全不同,富士給予X-M5完整的軟體功能,
並在硬體功能鍵上面已經都可以對應中高階機種,小巧體機能塞的都塞進去。
軟片模擬也都完整支援。

所以X-M5嚴格來說並非X-M1的後續機種。
只有體積像而已。(富士內部應該有對X-M重新定位過)

所以別以為X-M5只是入門機而已,他有著中高階機的功能規格。
甚至有富士第一次搭載的三麥克風收音系統。
還有Open gate 6.2K 30P 4:2:2 10-bit的錄影規格。

很多人對於X-M5不了解才說僅僅只是入門機,這是大大的錯誤見解。 

 

不適合購入X-M5的幾個小建議。

富士X-M5不適合幾種人買。
1、還沒拍就嫌畫質差的
X-M5這片2610萬像素的感光元件在APSC陣營裡面表現已經不差了。


2、自己手很大無法在小機身按按鍵的
我自己拍了二千多張,按鈕都很好按,小機身不可能把按鈕放大。
如果自己手很大的,可以考慮更大的機身,按鈕會更大更好按。


3、有電量恐慌症的
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用超過一顆電池的。
拍夜景、落羽松、櫻花、梅花、展覽,都一樣。
我還有次只帶三格電的電池,一天拍了四百張,電量一樣剩下一格回家
我認為電量是非常足夠的。
如果覺得不夠用,多買一顆電池多半是夠的。


4、沒有觀景窗就拍不了照的
老實說用到現在我真的很少用到觀景窗,但是小機身不可能塞入觀景窗。
會買的人多半也清楚他沒觀景窗。
所以沒有觀景窗就拍不了照片的,富士其他機型都有,都可以挑選購入。


5、沒機身防手震就克制不了自己手抖的
我拍照運氣不好,天氣也都不好,也常常帶沒有防手震的鏡頭出門。
下雨天的櫻花、霧霾的落雨松、飄雨的夜景、室內的展景
如有更惡劣的環境需要機身防手震的,這需要加價而且會加重量跟體積。
小機身就有取捨。

 

心得  總結

這邊做點小心得總結。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已經有分析跟GR3的購買比較,也有分享富士的簡單設定。

另外也分享三顆鏡頭搭配的實拍照以及心得,加上過去對於富士4000萬跟2600萬像素的比較跟分析。

加上這篇的開箱跟規格介紹,以及跟其他富士機身的大小比較。

相信綜合幾篇下來,購買上或許都有底了。

 

APSC如此小台的機身,沒有塞下光學防手震我覺得合情合理,

這價位帶其他品牌APSC也不可能有機身防手震。這點我認為不需要苛求。

總不能擺進機身防手震結果機身大小接近X-T50就沒意義了。(價位上也是,有IBIS價位肯定不低)

 

拿掉觀景窗,我個人是無所謂,因為從DC玩起來的我,也很少用觀景窗。

白天其實設個快捷鍵調整螢幕亮度,然後看測光表還是能夠構圖跟拍照的。

至於沒有閃光燈,富士也提供原廠的小閃燈供使用。也支援TTL,這真的還蠻方便的。

 

所以因為機身小所帶來的取捨我個人是沒有太大反感,

畢竟沒有機身防手震的機種富士過去一堆都是,也是拍得好好的。

所以就從功能性來看,不管是錄影規格還是麥克風設置以及錄影介面,都是壓著X-S20的。

甚至還支援加裝風扇可以降溫,這真的還蠻扯的。

 

而拍照方面,是給了目前對焦對好體驗的富士機身,甚至給了X-S20沒有的柔膚功能,

而過往2600萬像素這個感光元件在生活中一向是很夠用的,夜拍上的雜訊也會少一點。

拍照上的功能給得很齊全,不輸給富士中高階機身的軟體功能。也沒閹割掉。

 

這在一台小型機種很難得看到給得這麼齊全的,加上機身控制按鍵實在是塞得很多。

要手控操控,也是不成問題的。

 

小小機身握持感會不好嗎 ?

我個人從DC玩起來,完全不覺得有什麼不穩或難握。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甚至我可以單手持穩拍攝夜景,這真的很看這人對於小機身的適應能力了。

我認為這並非缺點,而是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罷了。

 

而翻轉自拍螢幕的提供,也讓自拍自錄影都變得更加好用。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低角度的拍照也不成問題。

 

在機身質感方面,X-M5雖然上蓋是塑膠的,但轉盤是金屬的,摸起來仍然冰冰涼涼的,

且這樣有效減低機身重量,質感上打的折扣也不多,看起來銀色機也非常好看。

 

很多人嘲弄說X-M5就是一台入門機,我個人認為不是。

各家APSC入門機我玩的很多了,像索尼過去的NEX,實體鍵少的可憐,

Canon的R50也缺乏足夠的實體鍵。

過去我買NIKON的入門機甚至只有三點對焦,

而目前索尼的入門機也沒實體快門。

更不要說各家入門機的軟體選單簡化跟閹割的情形十分嚴重。

但X-M5的軟體功能是完全未閹割的,可以如同中高階機種一樣使用。

 

以往富士的入門機在軟片模擬上是被閹割的,

但這次X-M5完全沒閹割掉任何一個軟片模擬,而是完整給了20個軟片模擬。

可見富士對於X-M5的定位再也不是一台入門機了。

 

而其他家差不多價位機種,也未能提供到X-M5的Open gate 6.2K 30P 4:2:2 10-bit 錄影格式。

本身X-M5也提供F-Log 2跟富士首先搭載三麥克風機種以及提供耳機跟麥克風接孔。

也新增提供了9:16短影音模式。

這些的提供都足以證明X-M5並非入門機,而是可放入口袋的中高階機。

 

X-M5給的按鍵跟轉盤數量以及軟體功能完整,一點也沒入門機的姿態。

而是要玩到多進階都可以好好善用的一台相機。

所以X-M5純粹只是機身做小巧而已,但功能上並非入門機。

使用上可以簡單方便,提供了AUTO跟軟片模擬轉盤,可以讓新手快速入手。

軟體功能上不閹割,小巧機身塞入夠多接口跟轉盤以及按鈕,進階拍攝也沒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台可隨手帶出門的強悍機身。

 

回到標題所說,這是一台很強悍的口袋單眼,功能跟轉盤按鍵數量塞滿機身,

軟體功能沒閹割,甚至給了更多功能。

軟片模擬完整,外型復古。拍攝錄影上的規格都不俗,價位也控制得很漂亮。

雖然沒有觀景窗跟IBIS以及內建閃光燈,但是體積夠小夠輕便,價錢好看,

所以這真的沒什麼好挑惕。

 

巴掌機塞入高性能,完全符合我們這群小型機愛好者的期待。

不管照片質感還是外型,也都是很入眼的復古相機。

很難得富士的定價並沒有太貴,很難得富士出了一台可以稱得上高C/P機種。

喜歡小型機的愛好者,無論是入門或者進階使用,通通都很適合入手。

[開箱心得] Fujifilm 富士 X-M5 強悍的口袋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Fujifilm X-M5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xian 的頭像
    Yuxian

    海邊的天藍藍 ~ Yuxian blog ~

    Yux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