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個人心得 - 前言。 |
@iPhone 13 pro 77mm
因為我是iPhone 使用者,所以這裡的計算攝影是以iPhone為主的說明跟比較。
會跟單眼相機去做比較。相信iPhone使用者可以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手機能耐。
以下文章所指的手機就是指iPhone,但會輔以Pixel的計算攝影下去輔助說明。
所有範例照片都是iPhone所拍攝。
因為億華關店才有這篇文章,
億華關店原因很簡單,億華也有說明原因,因為手機攝影太流行了。
這篇文章算是一個以個人心得為出發點,去說明為什麼手機攝影會逐漸被隨身使用的原因。
這裡會從不同角度面,告訴各位一切可能的因素。包含最重要的部份影像技術。
不可諱言,這裡的觀念會跟相機版原本觀念完全不一樣,畢竟手機攝影跟相機攝影的邏輯不太一樣。
首先,先來看我2012年就用iPhone 4s拍出的照片吧。
iPhone4S實拍集 - 淡水黃昏
手機攝影,我很早就在接觸了。
這可是12年前的手機拍攝喔。
手機攝影,我很早就在接觸了。各位也可以去看看12年前自己拿手機拍攝的照片喔。
如果說用目前手頭手機太爛不能攝影的,有爛過12年前的手機嗎 ?
本文就以這篇12年前的iPhone4s攝影做為開頭吧。
<先了解前期跟後製的分界線>
==以拍攝照片出圖完畢為中線==
拍攝的前期跟後製以照片出圖完畢做為完整分界線。
照片完成前的機身設定都是屬於前期。
照片拍攝完成後用就算機身的編修都是屬於後製,
這個並沒有模糊地帶
手機的前期邏輯是詳盡記錄為主,需要創作放在後製(第三方app編輯)上。
手機的前期可控制項目不多,計算攝影是在前期盡可能的獲取更多細節、動態以及正確的分區色調。
但單眼相機很多的前期設定剛好相反,會比較偏向風格化。
例如最流行的富士配方,就是一個前期的設定,但會犧牲細節跟色調正確性。
這跟手機的路線剛好相反,相機在前期就可以進行風格變化。
一個前期為了細節(手機),一個前期為了風格 (相機)。
只要習慣這個不同就好。
所謂的直出,是指在拍攝完成相片後就不能進行任何後製行為 (包含機身編輯)。
直接拿拍攝完成後的相片就進行比對。
但其實iPhone在前期有二大風格是可以更改的。
其中一個是可以介入計算攝影的攝影風格,可以告訴計算攝影喜歡相片的明暗色調跟色溫傾向.
計算攝影就可以微調照片。且可以設定多組不同傾向。
另外一個是可套用濾鏡調整(鮮豔、戲劇等等),跟富士軟片模擬很像,唯一不同的是濾鏡調整不是破壞性調整。
在後製時期隨時都可以改變不同濾鏡而且隨時可以取消濾鏡套用。
這個只是告知手機要呈現哪個濾鏡,在iPhone相簿內無論如何後製上濾鏡等調整完全不會破壞畫質,
隨時可以還原到最原本的照片。
直到使用者輸出到電腦或網路後才會真的被修改掉。
<手機攝影的優勢>
回到本文所談論的手機攝影,也因為手機的前期邏輯跟相機不同,是以紀錄為主。
所以隨時隨地任何時間跟場地都可以拿起手機就拍攝。
可以水下拍攝、可以下雨天拿出來拍攝、記錄起雪地的一切、沒有氣候的限制,
夜晚時可以手持就拍出高畫質夜景。磁吸腳架一上,甚至Pixel給了星空模式可以記錄銀河。
想要大景有等效13mm的超廣角,有最常用的連人帶景24mm廣角,可以切換到很多人喜歡的人文35mm,
或者想要拍攝遠方的72mm,甚至想要微距近拍手錶的細節,一隻手機都可以幫你達成。
而Pixel則可以拍出「動作搖攝」與「長時間曝光」等傳統攝影效果。
iPhone上的測光跟控曝光也非常簡單,
手指點到哪就測到哪,曝光就會直接針對觸控點測光,
此時手指不放開,往上滑+EV,往下滑-EV。
隨著時代去做拍照上的改變,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反而會讓生活更加自在,攝影更加隨時隨地沒有限制。
<來自世界各地的iPhone攝影比賽>
iPhone以手持攝影裝置提供不錯的拍攝體驗跟畫質。
以iPhone舉辦的攝影比賽不計其數。
iPhone剛好是檢測相機背後腦袋靈不靈光的好攝影器材。
大型世界手機攝影比賽 –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 IPPAWARDS)
IG來自世界各國的iPhone照片
<手機攝影讓停滯不前的傳統數位攝影進步不少>
其實手機商對於目前的硬體投資,也對整個攝影器材有所幫助。
手機商也會投資給硬體商,讓硬體商開發出適合自己手機用的硬體。
這些都是硬體微型化下的基礎點。
如iPhone塞入的微型IBIS,微型潛望構造等等。甚至對於感光元件的新技術都有所投資跟參與。
如iPhone15 pro 投資的潛望技術
如果沒有手機攝影興起,新技術的進展也許還在擠牙膏。
看看過往那些單眼廠大佬怎麼去擠的就知道了
所以無論在軟體或者在硬體方面,手機商的投入對於整體攝影行業是有所推進的。
我是樂見手機攝影蓬勃發展的,在轉換常用的攝影器材上,也轉換的很順手。
從底片到數位,從DC到單眼,從單眼到手機。
只是器材上的改變,但拍攝自始至終並沒有變調,同樣熟悉。
當初測試iPhone 11 pro時的架設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