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個人心得 - 結論。



以前的盲拍都是攝影,其實手機也是攝影。而且手機的攝影是更有便利性的。

例如突然看到3/24在逛街時突然看到月亮很亮,突然想手持拍一下。以iPhone 15 pro拍攝月亮。
不過因為手機最多只有三倍光學(感光元件1/3.4”,超小)

直接路上看到後「手持」「數位變焦」拍攝月亮。
雖然這是手機的方便性,但也可以看看手機的穩定性。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iPhone 15 pro拍攝
大約只能夠拍這樣,畢竟已經數位變焦到極致了。但是月亮是能夠手持數位變焦拍攝成這樣的。
(iPhone沒有像某二家廠商做什麼月亮AI,這張照片是實景)

喜歡拍攝動物的,直接拍下去即可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由於手機拍照是屬於紀錄,
所以很方便的記錄當下的所看到的細節。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喜歡拍風景的,紀錄上不會讓人失望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喜歡隨手拍動物的,當然不會錯過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而在房間內想拍夕陽,再也不用擔心動態範圍不足了。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7)

這樣子大概可以知道手機計算攝影是在拍照階段做好記錄這件事情。
而任何創作是交給後製處理,甚至是AI處理。
手機提供ProRAW,讓使用者可以用更好的畫質原檔去做創作。

畢竟小感光元件+塑膠鏡片,雖然有物理上的先天限制,
但藉由計算攝影去讓畫質、細節、動態都有顯著提升。帶來的缺點就是計算攝影能夠介入的很有限。
不過現在後製都那麼方便,真喜歡特別一點,就後製即可。

畢竟計算攝影已經在小手機上面提供了非常棒的ProRAW照片,這就夠了。

而相機剛剛好相反,相機在拍攝前期就可以以光圈快門的搭配加上色調的調整去做直出的攝影,
可以搭配閃燈、黑卡等做不同的手動介入方便呈現不同的畫面。
但相對的在畫質、細節、動態上就會有不同的限制而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所以手機攝影時代,純粹只是拍攝習慣的改變,
而手機是更輕更方便的選擇,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拍照使用者的幸福。
沒有太多環境限制、沒有太多鏡頭限制。

回到前言所說 :
可以水下拍攝、可以下雨天拿出來拍攝、記錄起雪地的一切、沒有氣候的限制,
夜晚時可以手持就拍出高畫質夜景。磁吸腳架一上,甚至Pixel給了星空模式可以記錄銀河。
想要大景有等效13mm的超廣角,有最常用的連人帶景24mm廣角,可以切換到很多人喜歡的人文35mm,
或者想要拍攝遠方的72mm,甚至想要微距近拍手錶的細節,一隻手機都可以幫你達成。
而Pixel則可以拍出「動作搖攝」與「長時間曝光」等傳統攝影效果。

想要一點點變化,Pixel剛好可以彌補iPhone的不足,
慢快門的呈現,類似長曝的星空等等在Pixel都可以完成。

隨著時代去做拍照上的改變,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反而會讓生活更加自在,攝影更加隨時隨地沒有限制。

現在,我們來算器材價位,看看哪種器材最為划算。

GR3 / R50 / X-S20 ,X-S20還帶了三顆鏡頭..16F28/ 23F14/ 27F28,R50是RF16
這些如果不算溢價(我買的時候市場部分溢價蠻多)
不算溢價的話,也將近16萬。(這些都是新購入)

來算一算手機花了多少錢,因為我是年年舊機換新機,所以我來算算差價。

2021年 我換iPhone 13 pro,花了13900
2022年 我換iPhone 14 pro ,花了9400
2023年 我換iPhone 15 pro ,花了14000

或許有人覺得手機用新的很貴,但我每年用新機的成本在一萬四那邊。
其實對比攝影器材而言,我真的覺得不貴了。
手機還能拿來玩遊戲跟做一堆文書跟剪輯影片,現在連拍照跟拍影片以及3D影片都沒問題了。

而相機真的純拍照用,其他時候沒什麼用。基於這個原因我應該有空還會再賣掉一些鏡頭跟相機。

尤其目前一台X100VI被炒價到八萬多。但我很確定他拍不出什麼大景來。
(廣角不夠+光圈不夠大)

現在相機已經變成精品的象徵,拿上手的至少都要很有預算才能拍。
尤其是X100VI,甚至有人只買萊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計算攝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xian 的頭像
    Yuxian

    海邊的天藍藍 ~ Yuxian blog ~

    Yux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