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個人心得 - iPhone內建的簡易後製



手機另外一個方便性是可以對高動態ProRAW檔做觀看跟編輯。
由前面我們可以知道前期跟後製是不同的,這邊就來談到手機內建的後製功能。

因為iPhone內建的後製選項也是蠻多的。而且可以進行HDR檢視跟後製跟輸出。
因為手機拍攝原本就動態範圍很足夠,如果覺得色調太標準過於單調,
內建的後製都可以簡單實現。

也不會有Win對HEIF支援性不足的問題(讀取慢)
而且iPhone的螢幕是可以完整呈現杜比視野的螢幕。

影片而言也是,
拍攝杜比視野、編輯跟觀看杜比視野,輸出杜比視野。
是一套很完整的杜比視野設備了。
如果是其他手機就不知道螢幕色準跟支援性了。

而相機拍的其實就直接傳電腦後製了,相機傳手機再來後製後再來傳電腦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也沒什麼必要,也佔手機容量。

以實例來說好了。
下面是參考別的地方拷貝過來的參數喜歡這組參數可以做好一張後,其他做批次貼上。

iPhone開啟一張照片編輯以下參數,其他想用的複製貼上編輯設定即可。
調整好一張的參數覺得不錯的,是可以拷貝參數批次給其他照片使用的。
而且這些調整都可以還原到最初的照片。不用怕調整失敗。

以下這個數據去調整,可以類似富士色調,但只是類似而已。

濾鏡:戲劇
曝光:-5
增艷:-8
亮部:+15
陰影:-12
自然飽和度:-6
色溫:-10
暈邊:+9

(iPhone可以調參數過多,大約調以上幾項)

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張有層次感類似fuji色調的照片。(類似而已)
(同時保有高動態細節)
想要的層次感更強的話,各種細項再來自己調整。
調整好一張就好了,之後其他每一張都可以用複製貼上同調整參數。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5)

以上設定僅適用iPhone內建編輯功能。喜歡後製又是用iPhone的可以玩玩看。

雖然本篇都是以直出比較,但如果真要後製,
iPhone是一隻可調細項很多而且是動態範圍充足、有含景深資訊的照片可供即時編輯。
(觀看動態範圍高的照片也是很適合的)

會遠比相機好用多的。

(相機的螢幕爛,內建編輯功能有等於沒有、動態範圍無法預知有沒有保留好,Win對Heif支援爛、電腦螢幕一堆沒校色、PS訂閱制有高額違約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計算攝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xian 的頭像
    Yuxian

    海邊的天藍藍 ~ Yuxian blog ~

    Yux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