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個人心得 - 果凍效應在手機上是如何 ?



有人好奇果凍效應會不會在手機上產生大影響,其實影響是有,但非常不易被注意到。

先來看看手機果凍效應的表現如何。

我找到一篇對於iPhone 15 pro在實驗室測試文章 但是這篇不是針對拍照,而是針對錄影。


(對iPhone 15 pro的拍攝有興趣的,裡面蠻多好料可以挖的。)

iPhone 15 Pro Lab Test: Rolling Shutter, Dynamic Range and Exposure Latitude
為了測試是採用第三方軟體Blackmagic Camera做手動調參數。
這樣可以看看在基礎硬體規格能力下能力。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3)
因為降噪很優秀,在降噪打開時(預設不能關閉),24mm動態範圍得到不錯的13.4檔

Rolling Shutter在三顆相機模組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13mm - 4.7ms
24mm - 5.3ms
77mm - 5ms

影片結論是iPhone並沒有什麼魔法,硬體極限一樣在那邊,只是他處理得更好。
所以可以有效地提升動態範圍。

手機由於在極短時間內就拍攝好十幾張照片在管線內,所以其實都是走電子快門。就不需要討論機械快門了。
手機有做機械快門的少之又少,都是走電子快門。
走電子快門就不得不討論到Jello Effect (滾動快門造成的果凍效應)。

不過關於Rolling Shutter/Jello Effect
其實在iPhone上面討論很少。甚至乏人討論。

原因是非常輕微,甚至不易發現。感光元件小還是有其優勢。
隨手拿一張在高鐵行進間拍攝照片 (橫拍)~
(這是上一代iphone 14 pro拍攝的~ 改天有空再來測試iphone 15 pro改善狀況。)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 (13)
(這是轉成Jpeg的原圖,可以點開來看大圖)

在上一代iphone 14 pro滾動快門造成的果凍效應現象已經不太明顯。

反觀Z30大感光元件就會很明顯(這是2022年的機種,不算舊)
尼康z30夸张的4k果冻效应

而全域快門目前缺點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動態範圍會下降。
但其實感光度也會受到影響。
全域快門感光元件的價錢反而是其次,手機廠是很願意花大錢在新技術上面的。
不太會使用的原因恐怕還是動態範圍下降造成的影響比較大。
畢竟原本的果凍效應狀況就不太明顯,一般使用者也很少發現。

當然全域快門還是可以解決動態範圍問題,技術上只是時間問題。但片幅也不能太小。
擴大片幅的狀況下,全域快門的動態範圍將可以擴得舒緩。
RED 發表全球首款大片幅全域快門電影攝錄機!
動態範圍為17檔的全域快門感光元件。我們可以來期待一下Nikon未來的新機了。
(目前Nikon Z9動態範圍為11.5檔,比起iPhone 15 pro的13.4檔還小,
也比全片幅 (14-15檔)該有的水準小)

不過這是大片幅的全域快門動態範圍,小片幅的全域快門感光元件動態範圍多半會更受限。

全域快門在做在小片幅上,動態範圍可能會更加不理想。
對手機而言意義不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計算攝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xian 的頭像
    Yuxian

    海邊的天藍藍 ~ Yuxian blog ~

    Yux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